用车技巧 当前位置: 汽车百科 > 用车技巧 > 四大用车误区:单轮过减速带易错位

四大用车误区:单轮过减速带易错位

2012-03-10  用车技巧 南方日报

  随着天气变冷,不少车主认为热车时间也应该延长。记者就经常留意到一位邻居,当我拿车前他已在热车,我热完车后离开时他还在热车,绝对是个爱车之人!只是这样热车真的好么?对车爱护不当,反而带来的是伤害!

  过度热车巧成拙

  随着冬季的来临,着车后如何热车成了车主关注的焦点。很多人都采取原地长时间怠速热车的方式,其实这是很不科学的,原地怠速热车不仅效果有限,而且还浪费汽油和时间。

  引擎的润滑是当到达正常工作温度及油压时,润滑系统处于最佳状态。然而当引擎在没有负荷的状态下,温度的爬升是相当缓慢的,也就是说,引擎在怠速状态下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另外,怠速热车通常都只能让引擎的温度提高,但其它各机件却仍然处在冷车状态,例如变速器,如果车辆不跑起来它是不会热的。

  因此,正确的方式应是在汽车发动之后,只要机油灯熄灭即可行驶,此时油压已达正常压力,但仍不能大踩油门,因为引擎及驱动系统都尚未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你应该先让引擎在2000转之内慢慢地行驶,待水温达到正常的温度时才可大踩油门。事实上,在行驶当中引擎的磨损是极轻微的,大约有90%以上的磨损发生在激活的瞬间,因此减少启动的次数才是真正的爱车之道。

  高挡低速增磨损

  高挡位低速行驶是部分老司机的省油“秘籍”。通常行车时让发动机保持这种状态可以节省燃油,但长期高挡位低速行驶,难以发挥引擎的全部动力,甚至会对车辆的动力系统造成伤害。

  发动机工作在高挡位低速状态时,发动机输出无力,扭矩小。想提速的话,即便使劲加油,它也没有力气。结果油是加了不少,但机器转得很慢,所以并不省油。另外,长时间在高挡低速状态跑,发动机经常在临界转速附近工作,也就是经常在熄火的边缘工作,输出力量不够,变速箱不能正常工作,会有挫车的感觉,这对变速箱有很大的损害。同时,低转速工作难以发挥引擎的自洁效果,容易在引擎和油路中产生积炭,最后容易产生引擎和油路的故障。

  停车不当伤车架

  一些车主停车会考虑很多因素,如防止车子被刮蹭,防止被暴晒,但忽略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地面情况。为了车子能停在安全或者荫凉的地方,一些车主往往选择马路沿,或是一些路面有凹凸的场地。殊不知,这可能会对爱车伤筋动骨。虽然一辆合格的汽车车身都拥有很高的刚性,但实际上都会因为路面的冲击而不断变形,一旦车身变形,车辆就会不听话,不要以为一两厘米的变形没什么,它会让你在高速时难以驾驭车辆。

  如果长期将车辆停在一些凹凸不平的场地上,导致四轮落差过大,则会对车架造成扭曲,严重的甚至影响到正常开关车门。和多数损伤相比,车身框架的变形是最难以弥补的伤害。

  单轮过减速带易错位

  许多小区和狭窄道路的路面上都会设置减速带,凸出地面一定高度,让车辆不得不减速。很多司机在通过这样的减速带时,喜欢只用一侧的轮子轧过去,认为这样冲击小,对车子损害小。从驾驶的感受来说,这样开似乎冲击小,因为车里的人感觉到的震动小。但实际情况恰好相反,这种过减速带的习惯很容易在不经意间就伤害了悬架。

  当我们过减速带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对悬架产生冲击,如果这种冲击在合理范围内,是不会改变车轮定位的,但如果超出合理范围,就会产生影响,导致轻微的错位。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车轮定位的不准确甚至影响车身精度。

  单轮过减速带,车内感觉的震动小了,就会给人一个错觉,认为单轮过减速带冲击小,从而下意识地并没有将车速降到合理范围。但是对于单个车轮来说,感受到的冲击与两轮同时过是一样的,这样的话,过减速带的车轮悬架就很容易受损。不仅如此,对于悬架来说,如果两个车轮同时过,左右两侧的悬架系统平衡受力,共同将冲击力传递到车身,虽然此时车身的震动大了,但可以有效减小错位的可能性。最关键的是这种车身强烈的震动会让驾驶者下意识地降低速度,从而更好地保护悬架。

 

「四大用车误区:单轮过减速带易错位」相关推荐

1. 四大用车误区:单轮过减速带易错位

2. 避免四大用车误区 确保行车畅通无忧

3. 过减速带车速一定要慢 小心损伤底盘轮胎

4. 每天都过减速带 小心伤到到车!

5. 这样过减速带车辆迟早散架 单边绕行伤轮胎

6. 过减速带不正确有毁车危险 斜着过伤减震器

7. 过减速带的正确方式要知道 速度快会爆胎

8. 三种通过减速带的方法,你觉得那种最好

9. 三种通过减速带的方法 你觉得那种最好?

10. 车辆过减速带三种方式分析 双轮通过损害小

本文来源:https://baike.wangaiche.com/a15274.html

「四大用车误区:单轮过减速带易错位」相关文章

「四大用车误区:单轮过减速带易错位」相关专题

其它栏目

也许您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