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汽车百科 > 行业资讯 > 自主品牌车崛起搅动产业链 零部件链迎机会

自主品牌车崛起搅动产业链 零部件链迎机会

2012-07-27  行业资讯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股价一年大涨300% 吉利冲刺千亿港元市值999亿港元,昨日,吉利汽车以11.24港元的盘中最高价逼近千亿港元市值;这一股价已较其去年2月中旬的“起步价”大涨逾300%。股价飞升的背后,是以吉利为代表的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加速崛起。

  今年1月,在国内乘用车市场销量同比微降的情况下,吉利汽车的销量同比增幅超过70%,而上汽、广汽旗下自主品牌的销量增速也都在60%上下。就此现象,一位自主品牌车企高管指出,相对进口、合资品牌,自主品牌更“懂”国内消费者,也能更迅速地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已进入以“品价比”(品质价格比)取胜的阶段。而随着自主品牌的做大,整个汽车产业链的竞争格局也在发生变化,发动机、仪表盘等零部件制造商将因此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

  自主品牌新年逆势放量

  今年1月,尽管国内车市放慢了增长速度,但几家领跑的自主品牌的销量依旧呈现高增长。吉利汽车1月销量约为102653辆,同比增长约71%;广汽自主品牌平台广汽乘用车公司的月销量为46273辆,同比增长58.66%;上汽乘用车公司月销量则为46268辆,同比增71.02%。与之相比,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则显示,1月份的国内汽车销量为252万辆,同比微增0.2%;其中,乘用车月销量为221.8万辆,同比微降1.1%。

  尽管外界近期才密切关注到国内自主品牌车的惊人升势,但其实早在2016年,自主品牌车就已驶入“快车道”,爆款、供不应求等曾在进口豪车领域出现的现象,也在自主品牌车企身上涌现。如上汽自主品牌乘用车荣威RX5、吉利的博瑞等,都被贴上了“网红车”的标签。随之而来的是,自主品牌车企们陆续打起了翻身仗,并计划在2017年继续“大干快上”。

  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告诉上证报记者:“吉利汽车今年希望进入年销量百万辆俱乐部,全年计划销售100万辆,增长30%以上。”2016年,吉利全年累计销量突破76万辆,增幅为50%,超额完成了两度上调后的7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据吉利汽车此前公告,2016年净利润将增长100%以上,2015年,吉利汽车净利润为22.6亿元。

  同样,广汽乘用车公司的一位高管也向记者表示,2017年将推出九款新车,挑战产销50万辆的目标。2016年,广汽乘用车公司累计销量为37万辆,大增90.66%。记者获悉,自2016年起,广汽乘用车公司对广汽集团的业绩贡献度已高于合资品台广汽丰田、广汽本田等。

  作为另一龙头,上汽乘用车公司在2016年也实现了创立以来的首次盈利。据记者独家获悉,2017年,上汽乘用车公司的销量目标是“保50万争60万”。2016年初,上汽乘用车公司原计划销售目标为24万辆,结果大幅超越,全年销量高达32万辆。

  对于今年略显“激进”的目标,外界担心在国内车市整体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上汽乘用车公司恐怕无法如愿。不过,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俞经民却充满信心:“国内汽车市场已进入稳定增长期,要想高增长,就得找到并抓住增量市场。这正是上汽乘用车公司的 秘诀 。去年下半年,上汽乘用车公司推出了新品类——互联网汽车荣威RX5,抓住了年轻消费者。”据悉,2017年,上汽乘用车公司希望在名爵(MG)品牌上复制荣威RX5的成功。昨日,名爵ZS预售,也打出了“年轻人标配的首台互联网SUV”的口号。

  俞经民称:“2016年荣威RX5大获成功后,荣威品牌的年销量从2015年的10万辆增长至24万辆。”而按照内部规划,名爵品牌在2017年计划销售20万辆,增长2.4倍至2.5倍(2016年名爵销量约8万辆)。此外,上汽乘用车公司今年还将抓住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机遇,计划销售新能源汽车8万辆至10万辆。

  以“品价比”迎接3.0时代

  在国内自主品牌车企获得销量高增长后,外界在兴奋之余也有担心,“当合资车企反应过来了,自主品牌还能维持当下的高增长吗?”对此,俞经民表示,看好自主品牌的实力。“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自主品牌已经进入了3.0时代 。即注重消费者体验的 品价比 (品质价格比)的时代。”他解释道,在自主品牌的1.0时代,作为代表的长城汽车、长安汽车更多是依靠绝对价格上的优势。在2.0时代,车企更注重性价比,即价格优势与配置优势。与合资品牌相比,自主品牌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更快,更乐于在造型、配置、价格上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因此迅速吸引了一部分经济型或入门级的消费者。而进入自主品牌3.0时代后,车企不再单纯拼性价比,而是拼“品价比”,从市场反应快、人无我有、人有我便宜,进入到“做得更快更好且有创新能力”的新阶段。

  从具体数据来看,自主品牌2016年的销量增长得益于两大市场,除农村消费升级的市场外,城市也成为部分自主品牌车企的“新战场”。经过多年的卧薪尝胆和技术积累,吉利、上汽乘用车公司等自主品牌车企已与韩系、日系企业正面交锋。林杰称,“吉利博越在天津首批交车时发现,约33%的购车者此前买的是合资品牌车。此外,从消费人群分析,白领、公务员占比达40%。”林杰还透露:“2016年,随着吉利博越、帝豪EV、远景SUV等车型的上市,吉利在北京、上海、广州的月销量突破1000辆,在一、二线城市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增长。”

  收购海外成熟品牌、通过售后提升消费者信心,也是自主品牌“弯道超车”的策略。吉利汽车竞争力的大幅提升,与其母公司吉利集团收购瑞典车企业沃尔沃有着密切关系。吉利在高度模块化的CMA架构上打造全新车型,令沃尔沃和吉利品牌充分共享资源,在这一平台上,吉利将推出包括A级车、B级车以及SUV等新产品;其中,紧凑型SUV的计划月销量为1万辆,竞争对手为日韩系同级别车型。

  北汽福田旗下的宝沃汽车同样也是如此,北汽福田收购了德国豪华车品牌宝沃,并于2016年推出国产宝沃BX7,2016年仅依靠BX7一款车型就实现了约3万辆的销量。去年11月,宝沃汽车推出的“终身免费保修政策”吸引了众多消费者。该保修政策规定:“首任BX7车主均可享受终身免费保修服务的同时,在整车保修期内还可享受三年免费道路救援的服务。”2017年,宝沃汽车计划销售为15万辆左右。

  零部件产业链迎来更多机会

  伴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相关零部件企业也迎来了春天。据记者统计,目前至少已有11家A股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发布了业绩预增公告。其中,长春一东预计去年净利润增幅在1053%左右;东安动力预计,2016年净利润增幅达198.69%至284.03%,为7000万至9000万元;拓普集团2016净利润预计增长50%至60%,而其2015年净利润已达4亿元。

  多重原因推动这些汽车零部件企业业绩的大幅增长,其中,部分企业受益于去年国内汽车市场的整体性增长。如长春一东公告称:“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汽车市场整体稳中有升,二是公司推行全面精益管理,成本费用控制较好。”

  而更多的零部件企业则主要受益于自主品牌的崛起,其中,首先就是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此前,因投入成本较高、研发实力不够,多数自主品牌车企不愿或无力自产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据了解,建设发动机工厂的成本有时比建整车组装厂更高,且时间周期较长。以吉利汽车为例,去年9月,吉利宣布将在台州开建发动机项目,年规划产能40万台,总投资约51.2亿元,预计到2020年才能建成投产。那些已进入配套体系的供应商,如东安动力,得益于成本、规模优势等原因,受到自主品牌的追捧。记者从多家自主品牌车企获悉,尽管收到大量的小排量乘用车订单,但由于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供应瓶颈,导致订单无法迅速转换为实际销量。作为生产小排量发动机的国内发动机供应商,2016年,东安动力可谓一货难求。东安动力曾公告称:“2016年度,我公司发动机产销量大幅增长,与2015年相比分别增长91.48%、101.32%。”公告显示,2016年,东安本部累计销售发动机309800台,增长101.32%;东安三菱销量为452666台,增速为28.85%。其中,东安本部为长安欧尚(长安汽车旗下自主品牌)、北汽威旺(北汽旗下自主品牌)供应发动机,月均销量在2万至3万台,基本是满负荷生产。业界普遍预期,随着自主品牌持续发力,东安动力2017年有望继续实现高增长。

  此外,在同等质量下,成为自主品牌车型的供应商较进入合资品牌供应链更容易、所需时间更短,这提升了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市场渗透率。

  自主品牌车型大卖也推升了汽车电子领域的市场需求。与合资品牌相比,自主品牌车型更了解国内年轻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需求,且能更快地迎合这一需求。自主品牌中,车身稳定系统ESP在SUV中基本已成标配,定速巡航、全景天窗、液晶仪表盘、后视镜加热和360度环视等电子化配置的渗透率也在快速提升。据悉,目前,10万元以上的自主品牌车型中已陆续装配液晶仪表系统,如吉利博越、即将上市的名爵ZS等。这大大推升了相关零部件供应商的销量,拓普集团就是受益者之一。该公司已将其业绩预增归因为:2016年,公司先后获得多个合资品牌及自主品牌客户的订单。其中,传统合资品牌客户提供了稳定的收入贡献,而自主品牌客户的贡献度呈现较快增长。

 

「自主品牌车崛起搅动产业链 零部件链迎机会」相关推荐

1. 自主品牌车崛起搅动产业链 零部件链迎机会

2. 技术变革带动产业链联动 零部件企业暗战

3. 新能源和智能化受追捧 搅动汽车产业链

4. 资本强势跨界搅动汽车产业链

5. 节能催生产业链焦虑 整车零部件联手突围

6. 节能催生产业链焦虑 整车零部件联手突围

7. 国六加剧产业链淘汰 本土零部件再临生存难题

8. 帝豪GL出战超吉联赛 吉利打造运动产业链

9. 中国汽车崛起不可逆转 非主流合资将萎缩

10. 国产车崛起 二胎家庭如何选择SUV?

本文来源:https://baike.wangaiche.com/a24194.html

「自主品牌车崛起搅动产业链 零部件链迎机会」相关文章

「自主品牌车崛起搅动产业链 零部件链迎机会」相关专题

其它栏目

也许您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