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汽车百科 > 行业资讯 > 傅乐希谈中国研发反哺全球宝马要大胆向前进

傅乐希谈中国研发反哺全球宝马要大胆向前进

2013-07-22  行业资讯 汽车头条 沈楠

  

  2018年是宝马第一战略在中国的发轫之年,除了16款全新车型的产品大潮之外,宝马的全球董事们更是频繁督战中国,继宝马集团董事长科鲁格率领四位全球董事出席北京车展之后,短短半个月之后,又有一位宝马全球董事悄然现身北京。

  5月15日,宝马集团董事,负责研发傅乐希先生亮相了宝马(中国)研发中心揭幕仪式现场,这位宝马研发的一把手不仅全程出席了活动,并在掌舵宝马研发业务后首度接受中国媒体采访,那么,这位宝马董事对于中国市场有着怎样的期许?宝马在中国的研发布局蕴含着怎样深意?中国将在宝马第一战略中扮演怎样的关键角色?傅乐希一一为汽车头条APP答疑解惑。

  

  研发在中国,反哺全世界

  傅乐希先生的德文名字中有快乐的意思,在宝马内部,亲切地称其为“HAPPY先生”,而这位HAPPY先生在采访全程都给人留下了认真严谨、全身关注的印象,对待每一个问题他都能给予细致严谨的答案,不说空话套话让这场采访“干货满满”。

  “中国是驱动宝马集团创新发展的重要市场,我们也对中国的创新给予了很高的期望。”身为宝马全球董事的傅乐希开门见山地定调了中国驱动宝马创新的关键意义。

  作为一家百年历史的德系豪门,宝马在研发上一直是不懈余力。过去几年,宝马基于创新所取得的成功有目共睹。基于全新“第一战略”,宝马正加速转型为一家以高档客户出行为核心的科技公司,并在A.C.E.S.(自动化,互联化,电动化,以及共享化/服务化)等四大领域持续发力。

  

  宝马集团董事,负责研发傅乐希先生

  宝马在全球的研发网络遍布5个国家(德国、美国、日本、韩国、中国),13个城市。2017年,宝马集团总研发投入增加了18.3%,达到61.08亿欧元,占全年收入的6.2%。

  而随着北京研发中心的落成,宝马在中国已经形成了北京、上海和沈阳三座城市的研发“铁三角”布局,覆盖三地的宝马研发中心总占地面积将超过70,000平方米,汇集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千余名优秀研发人才,其中76%的为中国本土人才。

  那么,这个蔚为大观的德国之外最大的研发基地布局背后,有着怎样的雄心与期许?

  “宝马在中国的研发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傅乐希看来,中国研发的持续推进与中国领先市场的地位密不可分。之前宝马研发上的创新更多的是从量身定制的车型方面入手,现在,研发的深度和广度已经大大深化,电动技术和数字化方面都需要倚重中国市场的创新灵感。

  “过去很多年里,宝马为中国推出了很多量身定制的车型。现在中国已经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领先的市场,一方面,电动技术方面,过去15年里,宝马集团在不断的探索电力驱动的技术。另一方面,在数字化应用方面,中国在未来出行的创新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我们将来在中国的成功一定要寻求跟这些公司进行更多的合作,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不断的走向成功。”

  据其介绍,北京、上海和沈阳三大研发中心各司其职,却又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体系化的创新研发网络,专注于自动化、互联化、电动化三个核心领域的研发工作。

  位于北京的研发中心将着重于整车的质量测试和车型认证,并根据中国客户的需求进行本土化策略制定。而上海的研发中心则将着重于未来出行趋势研究、创意设计及数字化应用,包括自动驾驶、互联驾驶及云端互联APP的开发及应用。毗邻宝马生产工厂和动力电池中心的沈阳研发中心专注于电动出行的发展,以及本土化生产等方面的研发工作。

  “我们已经很清楚不可能仅仅在德国为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设计同样的汽车,我们在中国一定是深入的了解中国的市场,把中国市场的需求反馈并融入到我们全球的设计中。”在其看来,宝马在中国的研发将会借势“中国速度”和“中国灵感”。

  “中国在数字化以及科技引领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这里不仅有发展最快的市场,汽车工业也是发展最快的,我相信我们在中国的发展速度,与宝马所致力于从汽车制造商转型为一个专注于未来出行的高科技公司的变化过程中,中国一定是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宝马集团很多的变革将首先发生在中国。”

  无独有偶的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今年2月,宝马集团董事长哈罗德·科鲁格先生在接受汽车头条App采访时也曾经提及中国扮演的引领作用。“宝马需要在中国学会如何引领未来,这都需要在高乐先生的领导下不断探索新的业务,让集团从中受益。”

  随着中国研发体系的升级后,中国已经成为宝马积极探索未来出行科技项目的“试验田”,并以此反哺全球研发网络。“在中国的创新不仅仅是为中国,而是为全世界,‘在中国、为全世界。’”傅乐希斩钉截铁地表示。

  

  “我们一定要大胆往前进”

  面对着汽车时代新四化的时代浪潮,新旧造车实力交锋在即,宝马研发团队也是“蓄势待发”。既拥有丰富企业产品战略经验,同时又多年掌舵研发业务,让他有一个更加开阔的视野去思考研发的“进化”。

  “科技思维”和“创业心态”是他对研发团队提出的新要求。“我们一定要从机械设计转向科技发展、科技设计。第二个,我们一定要有一个创业公司的心态,同时要有成熟公司的能力。”

  他坚信,保持对时代趋势的敏感与汽车安全属性的恪守,才能让宝马的研发工作在急遽变化的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一定要大胆往前进,像创业公司一样重新审视环境、重新开拓进取。同时我们也要知道汽车行业跟其他行业不同,我们不会允许哪怕有小概率非常微小潜在的风险发生,安全性永远是第一考虑的要素,我们交付的产品一定要像成熟大公司一样拥有卓越品质。”

  “大胆往前走”的敢为天下先的魄力,让宝马在电气化方面先声夺人。去年宝马全年电动车销量突破十万辆,而这恰恰是多年前对于电气化趋势精准预判、敏锐感知到电气化新趋势的必然结果。

  “要想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唯一的秘诀就是你要比别人快,尤其比竞品更快。在宝马,我们每两到三年要把所有电动化车型的电动技术进行一次更新,要确保所有的电动车型都有当下最好的技术,达到最好的性能表现。”

  傅乐希透露,宝马推动电动化战略,一方面建立平台化、模块化的电力驱动技术,很快将迎来第五代电力驱动技术;另一方面,也建立了高度灵活的生产线,这些生产线和产品平台可以相辅相成,让宝马可以在同一个产品上配置不同的动力组合—新能源动力系统或传统动力系统。

  而大胆往前走不是冒进,而是作为一家百年企业所坚守的安全第一的初心,这在自动驾驶方面就可见一斑。一方面,宝马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有着非常深厚的积累,刚刚首度作为外资品牌获得了中国自主驾驶路试牌照,也表明了宝马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全球领先优势。

  但另一方面,宝马却非常谨慎地在量产车型上搭载自动驾驶,给人感觉一直是“深藏不露”。而最近其也提出了至少要达到2.5亿公里的测试里程之后才能实现量产。为何宝马要如此“按部就班”地闭门测试呢?

  慢工出细活,傅乐希表示,其实道理非常简单,就是要保证“最低的风险,最高的安全性”,因为这是宝马自动驾驶实现最重要最单纯的使命。自动驾驶不是宝马炫耀的卖点,而是宝马践行客户们承诺的技术。“我们需要进行数量级的测试历程。这个数字看起来很高,实际上同之前的车型是一样的要求,比如BMW 5系,它在全球至少进行了500万公里的测试里程才投入量产。我们在中国各种车辆的测试今年也会达到500万公里。”

  他也对汽车头条APP透露,自动驾驶路试所需要的2亿公里测试里程中有95%是模拟测试中实现,5%是需要在真实路况中实现。

  

  中国的积极乐观让我振奋

  谈到中国,这位严谨的研发大咖难掩自己对“中国速度”兴奋和激动之情,这位自称为宝马工程师的德国汽车人其实同中国渊源颇深,他对汽车头条APP也打开了话匣子,讲述了自己的“中国情节”。

  早在2005年就第一次来中国的傅乐希,对于这个国度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13年来发生的沧海桑田的变迁让这位宝马研发大咖激动不已。

  “我的感受可能是大家很多人的共同感受,这个国家的发展速度是如此之快,这里的工作氛围、国家氛围、社会氛围是如此乐观积极向上,坚定不移在迈向未来,这是对我来讲印象最深的。”

  而中国的蓬勃发展的势能也让宝马上下感到“欣喜异常”,“13年以来,中国这种变化是令人振奋的,如今全新BMW 5系每个月都会销售1万台以上,现在我们在中国讨论的问题会是什么时候建一个新的工厂、什么时候开始在中国引入电动化车型,这些都是在其他国家不可想象的。比如说我们新的研发中心的建设,在一年半前才刚刚正式奠基,一年半以后就可以坐在这样一个非常棒的研发中心与大家畅谈,这种速度也是在其他地方不可想象的。”

  作为一名以创新为己任的宝马研发大咖,被中国的社会所展现出来的速度感和奋发前行的精神所鼓舞,因为这是并发创新成果所梦寐以求的土壤和来源。

  “中国的发展速度之快,中国的这种积极乐观及坚定不移的态度,都是我非常喜欢的。我本人非常崇尚这样的风格,我经常去到一些其他的国家,我就感觉会有一些沮丧,因为很多市场的人们他们技术的进步持非常被动,会问一些非常消极的问题。而在中国我们坚定不移地向目标前行,这种精神其实是创新研发精神令我非常印象深刻。”

  同傅乐希一同接受采访的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Jochen Goller)先生也意犹未尽地回忆起同傅乐希合作的“中国往事”。2005年,就是在高乐等人的努力下,最终同时任产品规划战略负责人的傅乐希达成共识,破天荒地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长轴距版车型,从而开启了宝马在中国市场的高歌猛进。

  “傅乐希先生在2005年来中国的时候,我已经在中国工作了,当时傅乐希先生负责宝马全球企业产品,包括品牌和产品规划战略,我是中国市场的负责人。对于我来讲,那时的事情依然记忆犹新,因为当时我们在中国没有对中国量身定制的车型,我们是全球供应同样的产品,我们只有标准轴距的产品。对于始终追求纯粹驾驶乐趣的宝马品牌来说,专门为中国生产一款长轴距的车型是一个极其大的转变,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我们经过两年的讨论,我们最终说服了傅乐希先生。”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或许这就是命运的巧合。13年前,因为高乐的努力,傅乐希的首肯,让宝马在产品上进行了突破性的创新,为宝马在华业务全面提速奠定了基础。13年之后,两者又双双履新了新的身份,高乐成为了全盘掌舵中国业务的“宝马先生”,而傅乐希则掌舵全团研发,与高乐团队一道协同作战,助攻高乐“征战”中国豪华市场。

  而作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宝马中国CEO的高乐,将与傅乐希掌舵的研发团队并发出怎样的化学反应?傅乐希们又将如何为这位新帅输送“炮弹”?宝马在华研发的“三角”将呈现怎样的中国速度?让我们拭目以待。

 

「傅乐希谈中国研发反哺全球宝马要大胆向前进」相关推荐

1. 傅乐希谈中国研发反哺全球宝马要大胆向前进

2. 傅乐希:中国是宝马最大的单一销售市场

3. 宝马北京研发中心揭幕反哺全球引领未来出行

4. 傅乐希:宝马将积极助力智慧交通建设

5. 奇瑞捷豹路虎本土化背后 中国市场反哺全球

6. 国产向前进 4款自主品牌较高水准车型导购

7. 袁鹏:自动驾驶要大胆测试 但要稳步推进

8. 单月销量达4.7万 标致全球CEO谈中国战略

9. 韩国为自动驾驶车辆研发反黑客技术

10. 编辑有话说 浅谈中国品牌全新设计语言

本文来源:https://baike.wangaiche.com/a47436.html

「傅乐希谈中国研发反哺全球宝马要大胆向前进」相关文章

「傅乐希谈中国研发反哺全球宝马要大胆向前进」相关专题

其它栏目

也许您还喜欢